咨询电话:0755-22318729

千叶莲心理首页 > 企业EAP > 职场压力 > 正文

德西效应:为工作而工作,才是工作的真义

时间:2017-07-20来源:企业EAP点击:6

健康导读

  为工作而工作,才是工作的真义。希望藉工作而获得报酬的人,只是在为报酬效劳而已。 ——贝克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可能很多人都把这个故事当一个笑话听,但实际上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168ef74702c74b349ccd841a072b9197_th.jpeg

  1971年,心理学家德西进行了一个实验。他让一些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则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记录他们是否会继续回去解题。

  实验组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却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则有更多人愿意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继续解题,这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内感报酬),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在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给教师以极大的启迪。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因此,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不滥用奖励,要避免“德西效应”。

  与教育类似,在企业中也可以借鉴。有些人看中的是“内在的成功”而不是“外在附加奖励”,当这种人从事有内在兴趣的工作而取得成绩时,会体验到由衷的满足感和成功感。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一味的外在报酬更有效果。

  — The End —

标签: 德西效应,工作

健康热线:0755-22318729

如有疑问,可免费咨询在线客服,我们会从专业的角度认真解答。您也可到我们线下心理门诊咨询相关问题,我们的服务人员将热情为您服务!

  • 相关文章
  • 相关视频
    洋洋3岁半,刚到幼儿园,老师就发现他与别的孩子不同。他的记忆力特别的好,教他认字,他一学就会。但他显得很孤独,不太愿意与周围小朋友交往。爸爸妈妈来接他时,他...
     如果你发现孩子没有应该有的自控力,你可能需要怀疑孩子是否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所谓“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缺陷。A...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尤其是到青春期时,他们的叛逆心理变得更加的明显。这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然而对于患有注...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便民服务

  • 在线客服
  • 免费预约
  • 微信预约
  • 专家排班
  • 服务流程
  • 关于我们

专家团队

高北陵 主任医师

临床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   尤其....详细


关闭